点击进入更多阅读
岐山村迎来了“独角兽”。
站在花都区秀全街道岐山村村委会办公位置眺望,红棉大道对面就是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岐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(下称“岐山工业集聚区”)更新改造项目,该项目入选广州市首批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。其中,第一个开工的项目正是获评“未来独角兽”的蓝海机器人的总部基地项目。
“10个地块共招引8家企业,目前6家企业都在开工建设。”岐山村党委书记黄炳芬自豪地说。曾经的低效用地摇身一变,正建设为预计年总产值50亿元的工业集聚区,成为“智慧+”装备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。
企业找到“新家”,岐山村找到“聚宝盆”。该项目改造后预计增加岐山村集体年收入900万元,人均分红每年预计增长40%。
700余年传承的岐山村,期待“凤鸣岐山”的新故事。
“三招”盘活低效用地
“筑巢引凤”并不容易。岐山村委会副主任黄锐辉介绍,岐山工业集聚区改造前,是一片以纺织业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为主,生产模式呈“散乱污”的低效用地,面临资金需求大、搬迁难度大、清租解约工作困难等“拦路虎”。
为此,由秀全街党工委联合规资局党组、汽车城党委和岐山村党委,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,共同为岐山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探路。而岐山村拿下8家好企业,关键在于“三招”。
第一招是“高效做地”,突出一个“快”。
岐山工业集聚区地块一在花都区率先引入汽车城有限公司实施“国企做地”模式,即由汽车城公司负责拆除地上建构筑物,土地储备机构收储后公开出让,产生留用地在范围外统筹安排实物留地。这一招成功招引蓝海机器人的总部项目,仅用时41天完成交地,成功引入“独角兽”。
顾眼前也要长远,第二招是“物业置换”。
岐山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在全区率先探索“物业换空间”模式,通过政府招商引入开发主体,高标准配建物业破解村级留用地落地难题,同步腾挪连片土地收储出让。“建成后,置换的物业预计将带来400万元村集体年收入。”黄锐辉说。
如何请走低效企业?第三招是“创优服务”。
改造中,被征拆企业会被点对点提供合适厂房,让被征拆企业实现新旧厂房无缝对接,也让征拆节点顺利推进。此外,项目临时党支部还联合区规资局、住建局等部门创新“五证联办”审批模式,助力韩科、菲尔、胜宏、亚伊4家企业实现“拿地即开工”并同日动工打桩纳统。
三管齐下,最终实现了“政村企”三方共赢。
艺术家开启“岐遇记”
企业看到岐山村产业兴旺的未来,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王松柏则看中岐山村的文化底蕴,并结合该村700余年的历史,为该村量身定制了“岐山国际艺术古村”的新定位。
“没想到还有这么有艺术气质的古村!”王松柏去年受邀第一次来到岐山村,很吃惊这里还“藏”着100多栋古建筑,一眼爱上这里,开始了他的“岐遇记”。
心动更有行动。去年10月31日,“重生”——花都岐山国际艺术古村落写生创作展在花都区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。王松柏正是策展人,参展作品是来自高校和花都的艺术家前往岐山村采风写生所画,透过艺术家的笔触和视角呈现了一样的岐山村。
“这幅画的是上去仲宾黄公祠的那条小道。”“二叔公,这就是我家附近的那个画面。”慕名而来的岐山村村民惊喜于他们的生活日常,居然能成为艺术家眼中的风景。
“艺术岐山,美化岐山,绿化岐山。”王松柏认为可以从这三个角度重塑岐山村的文化价值,他也积极向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推荐来岐山村,也争取未来有艺术盛会在此举办。
“对于即将来岐山工业集聚区的就业创业者来说,古村落开发好后,将是天然的吃住游配套。”黄炳芬表示,他们也在争取各方资源一起唤醒古村落的资源,给乡亲们留下文化根脉,也给来村里的年轻人一份惊喜。
【AI识村】
岐山村如何兼顾产业引入和古村开发?
DeepSeek认为:岐山村要实现产村共生,在产村空间分布上,工业集聚区要布局外围,古村核心区保留原貌,避免产业扩张侵蚀文化肌理;利用古建筑打造艺术工坊、民宿集群,形成“前店后厂”模式,吸引文创企业入驻。
在文化赋能产业,该村要挖掘约700年历史底蕴,以艺术展览、写生基地等活化古村,与工业区形成“硬产业+软文化”互补;开发文旅IP,联动企业举办艺术节、科技展,提升品牌吸引力。
在利益共享机制上,将村集体物业收益反哺古村修缮;引入社会资本共建艺术村落,鼓励村民参与运营,保障文化根脉传承与就业增收,要实现“产引人聚、村兴文盛”的可持续路径。
(“AI识村”板块内容由DeepSeek生成,文字经记者核对整理)
采写:南方+记者 傅鹏 周甫琦
海报:招凤仪股票配资理财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专业期货配资_期货配资交易_期货配资门户观点